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标新闻 >
两个“金至尊”深圳珠宝展同台“秀”现权利冲突
来源:《中国工商报》 时间:2008-09-25
同一个展会,同一个场馆,竟有两个“金至尊”企业参展?!近日,在广东深圳国际珠宝展上出现李逵撞上“李鬼”的一幕。令李逵郁闷的是,请来展会主办方处理,得到的答复却是只能表示“同情”。
真假难辨迷人眼
用千足金打造马车、家具,请香港明星陈慧琳当形象代言人……通过独特的营销方式,来自香港的珠宝品牌金至尊近年迅速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我们非常重视内地市场,深圳国际珠宝展作为国内外珠宝大展,自然成为珠宝企业展示形象的重要平台。”拥有金至尊商标的恒丰金业科技集团副总裁谢祺祥说。在这次深圳国际珠宝展上,金至尊更是首次把用近4万颗钻石打造的一个总价近2000万元港币的钻石花球带来展出。
这个用金量3.399公斤、钻石699克拉的钻石花球一亮相,自然成为展会全场焦点。但让谢祺祥想不到的是,仅在数百米之外,竟然也有一家八竿子打不着的“金至尊”珠宝在同场“吆喝”。
“那个参展商打出的招牌是‘深圳市金至尊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有不少参观者还以为那家就是真的金至尊。” 谢祺祥无奈地说。
脸上贴金争“至尊”
“虽然早在2002年就在国内注册了金至尊商标,甚至一口气注册了40多件商标,但仍然挡不住有人用各种名义,甚至跨地域注册进行仿冒。”谢祺祥向笔者诉苦,目前在广东花都、台山、广州和深圳就发现4家企业“傍品牌”。不过,像这样李逵、“李鬼”同台参展,还是第一次撞上。
“有一些企业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声称自己是香港的珠宝公司,取的名字动不动就是周大×、周×福等,想方设法傍上周大福等香港珠宝品牌。”谢祺祥感叹,“现在居然干脆就直接用上一模一样的名字了。”
“之前接到一些消费者投诉,称买到的珠宝有问题,结果一查根本就不是我们的产品,而是别的企业打着金至尊的名号。这时,我们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谢祺祥告诉笔者,在珠宝行业,“傍品牌”现象一直都存在。
珠宝展上找“灵感”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珠宝业界,成为一家香港企业并不难,只要去香港注册一家空壳公司就可以了。国内珠宝品牌近万个,有十分之一声称自己是香港品牌,其实真正香港出身的只有屈指可数的不到10个。
不仅直接拷贝品牌,对于珠宝的设计款式,一些国内珠宝厂商同样缺乏专业精神,更多的时候是直接抄袭。
据悉,参加各式珠宝展已经成为众多珠宝厂商寻找“灵感”的捷径。国际珠宝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2006年,在有近2000家国际企业参加的香港国际珠宝展上,主办方就明文规定,严禁携带相机进入会场,并禁止使用手机照相。
“国内珠宝行业的市场秩序、品牌保护还处在一个亟待完善的阶段。”谢祺祥表示,对于被侵权事件,他们已经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投诉。除深圳这一家外,其他3家仿冒企业在当地工商部门的要求下,已经停止了侵权行为。“如果继续侵权,我们还会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谢祺祥说。
谢祺祥呼吁,在国际珠宝品牌纷纷进入国内市场的大环境下,国内珠宝厂商应该在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良性竞争,杜绝假冒、仿冒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才能做大珠宝零售行业,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申婉)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标新闻 > 两个“金至尊”深圳珠宝展同台“秀”现权利冲突
上一篇:“三五醇”打赢国际商标战
下一篇:不出名难以立天下 成都楼市全面进入品牌力之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