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标新闻 >
两家“稻香村”春节摆擂台
来源:《中国工商报》 时间:2009-02-05
春节期间,细心的北京市民史女士发现,亲戚送来的两个“京八件”礼盒虽然同样写着“稻香村”字样,但标注的厂址、网址等信息却不一样。北京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稻香村”怎么冒出来两个?
原来,北京市场上确实存在两家合法的“稻香村”,一家是北京稻香村,还有一家是苏州稻香村。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企业,既不存在技艺上的传承关系,也不存在经济上的隶属关系,而多数北京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
“京八件”礼盒是北京稻香村的招牌产品。北京稻香村在全市有100多家专卖店,红底粉花牛皮纸绳捆扎的“京八件”礼盒净重2公斤,售价80元。与此同时,苏州稻香村网上卖的“京八件”礼盒重约1.5公斤,售价56元,送货上门……两家“稻香村”在京城打起了擂台。
北京稻香村常务副总经理池向东解释说,我们正在努力通过开设专卖店及统一价格、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工服等方式,强化北京稻香村的特点,与其他企业区分开。苏州稻香村在北京地区的负责人王芳表示,他们进京销售已有几年时间,对于与北京稻香村的关系,她不愿多谈。
北京市场正面临两家“稻香村”同时存在的尴尬现象。尽管两家“稻香村”私下里一直在较劲儿,但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北京市场上有两家“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创办于1895年。清末一个叫郭玉生的南京人带领一批精通南味食品制作技艺和经营之道的伙计,在北京前门外观音寺大街路北创办了第一家稻香村店,以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方式经营,之后因兵荒马乱、经营不善等原因倒闭。1984年,北京市东城区街道办事处请回店里的老师傅、伙计重新建厂开业。
因历史原因,北京稻香村复产后,未能取得稻香村在糕点类的注册商标。早在1983年,河北保定稻香村成功注册了稻香村商标,后以商标权入股苏州稻香村,苏州稻香村成为稻香村商标持有人。苏州稻香村网站显示,其创办于1773年,是当地一家著名老字号企业。去年底,苏州稻香村宣布在京建厂,大举进入北京的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销售,并开通了“京八件”网站,以较低的价格开始网络销售。
北京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在二三十年前,北京稻香村有过花钱买商标的打算,但保定稻香村要价为200万元,北京稻香村认为价格过高而作罢,只花钱购买了商标使用权,一直到对方把商标转让给苏州稻香村,商标纠纷才开始显现。
北京稻香村对此反应比较低调,仅在网站贴出声明:北京稻香村的产品标志是在“稻香村”三个字的右方有竖版排列的“北京”二字,同时有三禾牌标志……北京稻香村“京八件”礼盒只有一款,净重2公斤,全市统一售价每盒80元等。该网页的点击率并不高,可见影响力不大。
显然,苏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不可避免地成为竞争者。苏州稻香村的负责人此前表示,由于产品已进入大超市,今年公司销售额有望继续增加。北京稻香村方面则否认在销售上受到影响。
去年,北京稻香村曾向媒体发表声明称,稻香村是中华食品文化的宝贵遗产,商标问题是历史形成的,所有使用稻香村品牌的企业都应该自觉维护稻香村的整体形象,共同做强做大稻香村品牌。
有业内人士表示,稻香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北京稻香村多年积累出来的,苏州稻香村此番进京销售明摆着是“摘桃子”,虽然不违法,但是不合情理。
池向东日前表示:“目前我们已经注册了元宵、主食、馅料、粽子等类别的稻香村商标,但最核心的糕点类商标不在我们手里。消费者有权明明白白消费,我认为让消费者明确识别两家‘稻香村’,才是一种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行为。”
他说:“商标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希望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看来困难挺大。”
笔者注意到,北京稻香村和苏州稻香村的网络域名也十分近似,北京稻香村的网站是www.daoxiangcun.com,苏州稻香村开通的具有电子商务功能的网站为www.daoxiangcun.cn,消费者不注意很难区分。看来,双方的商标纠纷迟早会浮出水面。(文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标新闻 > 两家“稻香村”春节摆擂台
上一篇:温氏商标之争有下文 天源实业获准注册
下一篇:“即墨老酒”状告七酒厂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