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标新闻 >

6.3万件品牌农产品溢价20% 浙江农产品步入品牌时代

来源:《市场导报》  时间:2009-03-10


  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统领下,演绎了新农村一个个品牌富农的神奇故事。
  “有了商标品牌,泥土地里也能刨出金子来”。这是安吉农民口口相传的致富经。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品牌的农产品一般比赤膊产品溢价20%。”浙江省工商局商标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正是因为品牌效应带来的效益让农民增收致富尝到了甜头,浙江省的农产品注册商标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止目前,我省累计涉农注册商标6.3万件,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总量达到68件,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全省共有农产品类驰名商标7件,同样居前。

  品牌化让农民尝到甜头

  对农民增收致富来讲,品牌价值是衡量增收增效的最终指标,随着浙江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入,浙江农民越来越感受到品牌带给他们的巨大效益。
  13年前,临海橘农在将“岩鱼头”图形及文字申请注册商标时,他们不曾想到有朝一日“岩鱼头”会成为“中国第一贵”的橘子商标品牌,每公斤的单价连番十几倍。“‘岩鱼头’的品牌打响后,我们卖的橘子从几元钱一下子提高到50元一公斤,轰动了整个柑橘界,也带动了整个临海的柑橘产业。”临海市涌泉岩鱼头橘场场长冯言林对此深有感触。如今,像岩鱼头一样牛气冲天的橘子,在临海蜜橘家族中并不鲜见,“忘不了”、“一见喜”等蜜橘也紧随其后,在壮大品牌的过程中寻得了可观的效益,极大地触动了当地果农创牌用牌的神经,涌泉镇涌出了60多个注册商标,大家你追我赶,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统领下,演绎了新农村一个个品牌富农的神奇故事。
  在浙江安吉,工商部门帮助农民创造了一个用商标品牌带动一个产业神话,自成功注册“安吉白茶”后,由之形成的白茶产业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该县支柱产业。
  2001年1月,安吉白茶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后,形成了产业育品牌、品牌壮产业的良性循环,安吉白茶的市场美誉度迅速提升,已发展成为安吉农业一个特色支柱产业,成为安吉对外形象的一张金名片。目前,安吉白茶的种植面积已达9万亩,种植户5800户,茶叶加工企业350家,年产量675吨,产值6.75亿元,更在上海专场拍卖会上创下“三克黄金买不到一克安吉白茶”的记录,2008年为全县农民增收1875元。
  目前,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已正式在韩国、欧盟、美国等33个国家和地区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据悉,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国际注册不仅开了湖州市农产品国际注册的先河,而且成为全省首件证明商标在国外注册的农产品。
  “有好的品牌,才有好的价格,有好价格才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尝到甜头的浙江农民已达成了共识。

  三管齐下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步伐

  当前,我省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2008年底我省有农业龙头企业2655家,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950家,出资总额44亿元,具有现代市场主体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高素质的农业经纪人正在大量崛起。另一方面,农产品品牌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工业消费品里,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到生活的很多细节。现在,农产品也开始步入品牌时代,从城市白领到普通居民,从买油买米到买菜,人群由小到大,品种由少到多,更多的人讲品牌,更多的品种讲品牌。2009年,我省人均GDP为6078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最近的定义,人均GDP在3255美元—10064美元之间的国家,属于高中等收入国家。农产品品牌的消费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前景非常广阔。“面对这样难得的机遇,我们要顺势而为,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发展之路。”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浙江省工商局在今天的会上推出了加快推进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大举措:区域品牌与商品品牌联动推进,扩大品牌集合效应;品牌化与产业化双管齐下,提升品牌规模效应;品牌经营运作与保护两手抓,促进品牌放大效应。(通讯员 吕律 记者 孙丽娜/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标新闻 > 6.3万件品牌农产品溢价20% 浙江农产品步入品牌时代
上一篇:浙江丽水首笔商标权质押贷款落户“飞雁”
下一篇:商标被抢注 山东“金德利”无奈变“金德利民”


Copyright © 2007 浙ICP备12004024号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1-85922870 13516822959  传真:0571-85922870  Email:hoyt2000@163.com  QQ:805968006
地址:浙江·杭州  邮编:310000  网址:www.lawvi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