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标新闻 >
一个法官对无锡老字号的思考
来源:中国法院网 时间:2008-05-05
曾几何时,无锡人逢年过节都要到“三阳”置办点年货,到“世泰盛”扯点布,到“沈广茂”汰汰衣裳,吃馄饨到“王兴记”,买酱排骨到“三凤桥”,吃素斋到“功德林”…。象这些老字号一样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使每个无锡人在日常生活中觉得离不开它的老字号在无锡曾有60余家之多。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老字号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兴衰的决择,一些老字号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销声匿迹,一些名存实亡,一些举步维坚,还有一些通过自身的努力依然能够在新世纪再创辉煌。
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先辈们留下的历史遗产,作为无锡人,我们责无旁贷,去珍惜、保存、发展它们。无锡中院知识产权庭于近期调查走访了全市20多家老字号企业,笔者亦亲身接触了4家,对于这些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有忧有喜,引人深思。
笔者去的第一家老字号就是“三阳”南北货商店。昔日因它而命名的三阳广场上已不见它的踪迹,经辗转来到位于老红梅市场隔壁的三阳宾馆的二楼,才找到了这家店,但已看不出任何“三阳”的痕迹。企业老总介绍说在三阳百盛商场的地下一楼还保存着一个烟酒柜台,除此之外尚无其他经营店面。虽然由于拆迁、旧城改造等原因“三阳”南北货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依然准备伺机而发,再创辉煌。企业将“三阳”注册了6个文字或图形商标,就是为了使老字号能够以法律的形式获得保护,以保持它的生命力。接下来,“三阳”公司准备以设专卖场的方式,招租店面,扩大经营。
笔者随后走访了“沈广茂”,找到它是在喜来登酒店背后的巷子里,店堂很小,顶上高挂着“沈广茂,本店始建于光绪34年”大招牌,除此之外,已看不出任何老字号的痕迹。店里生意尚可,但小作坊式经营及频繁拆迁使老板对于振兴这家老字号已无多大信心,他表示既无时间也无精力,更无资金,去扩张经营这家洗染店,也没想过用法律途径去保护好这个老字号。
在对“世泰盛”、“功德林”、“王兴记”、“真正老陆稿荐”、“江阴利用”等十几家老字号进行走访后,我们发现,经营处于稳定和上升期的老字号企业,均不无例外地采取现代经营方式和创新技术工艺,同时在品牌和质量上舍得投入。归纳起来有以下经验:1、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如“王兴记”采取了连锁经营的企业发展模式,其连锁店从闹市区开到了沪宁高速公路休息站;2、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如“真正老陆稿荐”和“王兴记”不仅在国内注册为商标,还走出国门,在境外也予以了注册。“三阳南北货”虽然门店规模缩小,但其“三阳”商标也在多个类别进行了注册,为日后的扩张经营打下了良好的知识产权权利基础。3、具有品牌维护意识。一些老字号企业由于行业限制及政府拆迁的影响,规模大为萎缩,但由于企业品牌维护意识强,“小地方也能作出大文章”。如“世泰盛”虽然办公场所和零售门店几近无存,因市场因素暂不经营传统的布绸销售业务,但仍保留管理机构,雇佣100多名职工,采取与外国时尚名牌“阿玛尼”合营、与乡镇企业合营的方式延续老字号的经营。这些经验都为其他老字号的壮大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亲眼目睹无锡老字号的现在,再回顾这些老字号的历史,不由得为它们的将来而深深担忧。老字号如何在大浪淘沙中与时俱进,留存精华,保持其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品牌,所有社会人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笔者建议这些老字号: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老字号企业由于历史悠久,很多未能及时进行资产重组或改制,权属不清,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二要纳入城市规划范畴。还建议在旧城拆迁改造中尽可能保持老字号原址和原有风貌,确需实施拆迁的,尽可能安排回迁。在制订城市规划时可以考虑将老字号企业集中在客流量大的黄金地段,以划定特定的老字号保护范围。三要建立登记预警制度。建议工商登记管理部门建立登记预警制度,由老字号企业自行申报,进行登记备案。一旦有与老字号相同或相似的文字申请登记为字号的,则在新企业核准期内将有关情况及时告知已登记备案的老字号企业,该老字号企业可以及时向工商登记管理部门提出撤销登记申请。四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资源人才优势,向老字号企业介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提高企业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老字号的保护,任重而道远。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笔者真心希望整个社会都能行动起来,加入到保护老字号的行列,珍惜历史的馈赠,为无锡老字号的腾飞插上翅膀。(作者: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标新闻 > 一个法官对无锡老字号的思考
上一篇:美弗州法院裁决美专商局一规章不合法禁止施行
下一篇:企鹅卡通形象引发纠纷 腾讯诉两公司侵权案宣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