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标新闻 >

罗田板栗遭遇商标之痛

来源:《中国工商报》  时间:2009-04-02


  近年来,作为湖北省罗田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罗田板栗基本形成“乡乡镇镇有基地、村村组组有栗场、家家户户有栗园”的产业格局。然而笔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没有叫得响的品牌,罗田板栗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有关专家表示,当务之急是尽快树立品牌形象,走品牌发展之路,否则将直接影响罗田板栗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近年来,罗田县把板栗种植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主要途径,引导板栗生产向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罗田板栗每年总产量突破2000万公斤,一跃成为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去年,全县板栗总产值达3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3.11%,板栗生产成为全县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为提高板栗的质量和产量,罗田县对板栗罐头、板栗脯、板栗蜜饯等产品的深加工制定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广泛开展板栗科技推广。同时,罗田县派出科技人员到国外考察板栗产业发展情况,学习先进的板栗加工技术。
  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使罗田板栗在全国逐渐有了名气。六月暴、大果中迟栗、羊毛栗等8个主要品种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优良品种。
  不过,由于少有叫得响的品牌,罗田板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受到制约,还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少数商人将外地板栗运到罗田,冒充罗田板栗出售,滥竽充数。去年板栗上市季节,武汉超市几乎见不到真正罗田板栗的身影。
  据武汉某超市张经理讲,该超市曾到罗田县采购了一批正宗罗田板栗,超市售价每公斤在5.6元左右,当天销售额达6万元。谁知,第二天超市的板栗就不好卖了,一打听才知道,旁边的一家超市也打出罗田板栗的招牌,但每公斤售价仅为3.8元,实际上这家超市卖的是其他地方产的板栗。
  “有商标作保护,正宗的罗田板栗就没那么容易被冒充了。”现在正在申请注册罗田红商标的一位大学生说。他表示,要用注册商标为家乡的特产——罗田板栗正名。
  有关人士表示,商标问题已是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罗田县有关部门目前还没有申报任何带有罗田字样的板栗商标。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拥有了这件商标,谁就控制了罗田板栗这个地方品牌。从长远看,如不解决商标问题,势必给罗田板栗产业发展带来更大隐患。可以说,一个没有商标的产品,无论品质多好,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据了解,造成罗田板栗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经营者的商标品牌意识淡薄以及当地政府措施乏力。
  从客观原因来看,申请注册商标有难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注册普通商标不能使用罗田二字,而证明商标申报要求又特别严格,且一件商标从申请到批准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从主观原因来看,当地经营者商标意识比较淡薄,品牌观念不强。无论是农民还是企业,有很大一部分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弱点。政府作为市场主体的服务者,一直引导市场主体增强商标品牌意识,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大多数板栗的生产者、经营者对申请注册商标积极性不高。生产、经销板栗的企业不少,而申请商标的却没有几家。有少数已持有或已申请商标的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高,与没有品牌无异。个别商标持有人印制大量带有商标标志的包装盒,放到商店里,谁想用就卖给谁,与其说是创品牌,不如说是做“包装盒”生意。
  湖北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创建品牌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同时还需要有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根据罗田板栗的实际情况,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打响品牌,他建议从三个方面努力:
  首先是尽可能用罗田二字注册板栗商标,这可直接反映板栗的产地,使消费者一目了然。
  其次是企业必须由注重产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板栗季节性强,收获时间集中,运输保管有困难,再加上竞争激烈,农民收获后往往急于出手,不得不整体贱卖,价格上不去。注册商标,并对板栗进行深加工,不仅可以提高销售价格,农民收入也会增加。企业在收购时,可将一些筛选、分类、去壳等简单的粗加工业务交给当地农民完成,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保证了产品质量。
  最后,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持有商标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措施,对这些企业在贷款、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皮曙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标新闻 > 罗田板栗遭遇商标之痛
上一篇:一审宣判“吉祥兰州”商标不侵权
下一篇:美国宝洁公司打赢“护士宝”商标侵权官司


Copyright © 2007 浙ICP备12004024号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1-85922870 13516822959  传真:0571-85922870  Email:hoyt2000@163.com  QQ:805968006
地址:浙江·杭州  邮编:310000  网址:www.lawvip.net